ID536749279

中医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

中医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

遗传性共济失调,又称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润,是一组以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主要特征、具有高度的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,病变主要累及脊髓,小脑及脑干等部位。现代医学认为本组疾病是由于致病基因 CAG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异常扩增所致。由于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,本病患者的预后较差,常给息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。我院专家组从传统中医理论出发,采用“泽元复髓汤”中药方法治疗,获得了一定疗效并累积了不少宝贵经验。

 

中医病因病机认识

中医理论中对于遗传性共济失调尚无统一认识,本病的临床表现复杂,除有小脑性共济失调症外,还可兼见言语含糊,肢体震颤,肌阵挛,骨骼畸形,发育迟缓,肌肉萎缩,痴呆等多种症状。既往多将其归为“痿躄”,“颤症”范畴,但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特点是足能伸而行不稳,手能举而抓不准,虽也可伴有震颤之状,但仅多见于活动之时,表现为动作笨拙而不准确,步态摇摆而不稳健,因而与“痿躄”或“颤症”又有不同。《内径》中提到”骨繇病”,《灵枢 · 根结》有云“骨繇者即节缓而不收也,所谓骨繇者,摇故也 … … ”,文中“繇”通“摇”,故骨繇即骨摇,是指骨节迟缓不收、动摇不定的意思,与共济失调的表现特点相符,因此将本病归之于“骨摇”似更为确切。


本病为遗传性疾病,即先天禀赋不足。究其病机,中医理论责之于先天肾精亏虚。因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,为作强之官,伎巧出焉。《内经》曰“两精相搏谓之神” , “合而成形”,《素问 · 阴阳应象大论》 “肾生骨髓”,《素问 · 逆调论》“肾不生则髓不能满”,《灵抠 · 海论》“脑为髓海”。故肾气盛则筋骨强健、动作敏捷、精力充沛;肾虚髓亏则筋骨失荣、动作缓慢、神疲乏力,则既有“骨摇”、“呆愚”之证,又可伴有发育异常等畸形之态,故肾虚脑萎是其病机根本。


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。先天不足,累及后天,脾胃运化失司,水谷化生乏源,精微无以输布至周身则肢细、肉萎、神疲、乏力。气虑无力以行血则易于致瘀,气虚血瘀则见胞宫受阻,月经不调诸症。

肾藏精,肝藏血。精血可以相互转化,即“肝肾同源”。先天肾精亏损,久则不能滋养肝阴,阴血虚则虚风内动,可见肢孪、震颤、烦躁易怒诸症。

 

治疗

从瘀立论辩证施治,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,认为本病患者多属虚中夹实之证,采用益气健脑、活血化瘀治法,以黄芪补气,佐以枳实之类以行气,以水蛭、川芎等活血化瘀,桔梗引药上行,川牛膝引药下行,以起到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及调动身体机能的作用,经临床观察,大多取得较好疗效。泽元堂专家认为小脑型共济失调属中医“痿症”范畴,采用活血化安治法,以“泽元复髓汤”加减治疗。

微信:cha2666666    公众号:疑难杂症咨询

评论